释义 |
嗛 【汉语拼音】qiān 〈形〉 【解释】通“谦”。谦虚 [modest] 易之嗛嗛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 思嗛约兮。——班固《东征赋》 嗛嗛之德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 【解释】又如:嗛小(谦虚谨慎);嗛退(谦逊退让);嗛约(谦恭检束);嗛嗛(谦逊的样子) 『另见qiǎn』 嗛 【汉语拼音】qiǎn 〈名〉 【解释】猴鼠之类的颊囊 [cheek pouch] [王孙]窃取人食,皆知自实其嗛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赠王孙文》 『另见qiān』 嗛 【汉语拼音】xián <动> 【解释】用嘴含[可吃的东西][hold in the mouth] 嗛,口所衔也。从口,兼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景帝恚,心嗛之而未发也。——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 而昆莫生,弃于野。乌嗛肉飞其上,狼往乳之。——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 【解释】怀恨[nurse hatred;bear a grudge]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,知使者意嗛守,即诬守纳己赇。——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嗛 【汉语拼音】xián <形> 【解释】歉收;不足 [bad harvest] 一谷不升谓之嗛。——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 满则虑嗛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 今谷嗛未报。——《汉书·郊祀志》 【解释】通“谦”。谦虚 [modest;humble] 夫大道不称,大辩不言,大仁不仁,大廉不嗛,大勇不忮。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 主信爱之,则谨慎而嗛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 《易》之嗛嗛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 【解释】满足;快意。通“慊” [contended] 由俗谓之,道尽嗛矣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 齐桓公夜半不嗛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 嗛 【汉语拼音】xián 【台湾音标】 ㄒㄧㄢˊ 【解释】古同“衔”,用嘴含。 【解释】怀恨:“太后由此~嫣。” 【解释】郑码:JUXK,U:55DB,GBK:86E9 【解释】笔画数:13,部首:口,笔顺编号:2514315112234 嗛 【汉语拼音】qiàn 【台湾音标】 ㄑㄧㄢˋ 【解释】不足:“满则虑~。” 【解释】歉收:“一谷不升谓之~。” 【解释】郑码:JUXK,U:55DB,GBK:86E9 【解释】笔画数:13,部首:口,笔顺编号:2514315112234 嗛 【汉语拼音】qiè 【台湾音标】 ㄑㄧㄝˋ 【解释】满足。 【解释】快意。 【解释】郑码:JUXK,U:55DB,GBK:86E9 【解释】笔画数:13,部首:口,笔顺编号:251431511223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