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絣 【汉语拼音】bēng <名> 【解释】古代氐族人用杂线织成的布 [fabric] 絣,氐人殊缕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 【解释】穿甲的绳子 [rope] 妻自织甲絣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![](file://cixing.bmp) 絣 【汉语拼音】bēng <动> 【解释】编织 [weave] 日长晴昼,厌厌地,懒向窗前絣绣。——宋·佚名《壶中天》 【解释】缠缚;捆绑 [bind]。如:絣扒(捆绑拷打) 絣 【汉语拼音】bēng 【台湾音标】 ㄅㄥˉ 【解释】绳子:“妻自组甲~。” 【解释】继续:“将~万嗣。” 【解释】编织。 【解释】捆绑。 【解释】绷;张。 【解释】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。 【解释】郑码:ZUE,U:7D63,GBK:BD6C 【解释】笔画数:12,部首:糹,笔顺编号:554444431132 絣 【汉语拼音】bīng 【台湾音标】 ㄅㄧㄥˉ 【解释】错杂:“~之以象类,播之以人事。” 【解释】郑码:ZUE,U:7D63,GBK:BD6C 【解释】笔画数:12,部首:糹,笔顺编号:554444431132 絣 【汉语拼音】pēng 【台湾音标】 ㄆㄥˉ 【解释】张弓。 【解释】没有花纹的丝织品。 【解释】郑码:ZUE,U:7D63,GBK:BD6C 【解释】笔画数:12,部首:糹,笔顺编号:55444443113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