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坎 【汉语拼音】kǎn <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土,欠声。本义:坑,穴) 【解释】同本义 [pit;hole] 坎,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坎者,陷也。——《易·序卦》 其坎深不至于泉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 钁其城为坎以先登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凿地为坎。——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【解释】又如:坎儿(道路不平。喻指麻烦,变故);坎止(遇险难而止);坎阱(陷阱);坎深(深渊);坎傺(住在土窟里) 【解释】墓穴;墓坑 [tomb] 观其葬焉,其坎深不至于泉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 【解释】通过自然的过程或用人工办法形成或堆成的土堤或土埂 [bank]。如:土坎儿;田坎儿 【解释】八卦之一,代表水 [water] 习坎,重险也。——《易·习坎》 【解释】又如:坎离(八卦中的水和火);坎德(谦虚之德。《周易》以坎属水,水就下处卑下之地。故有此称谓) 【解释】光学名词。坎德拉的简称 [candela]
![](file://cixing.bmp) 坎 【汉语拼音】kǎn <动> 【解释】掘坑,挖洞 [dig] 坎垣入之,戍者不知也。——《新唐书·吴少诚传》 【解释】又如:坎坛(古代挖地为坎,垒木为坛)。又指掘墓穴 春夏死者,候草木黄落;秋冬死者,候华叶荣茂,然始坎而痉之。——《周书》 【解释】陷;陷落 [sink] 坎,陷也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 【解释】又如:坎陷(塌陷) 【解释】扣;戴 [wear] [晁大舍]随把网巾摘下,坎了浩然巾,穿了狐白皮袄,出去接待。——《醒世姻缘传》 【解释】忧,恨 [hate] 哀仆夫之坎毒兮,屡离忧而逢患。——刘向《九叹·离世》 【解释】又如:坎毒(愤恨);坎愁帽(犯愁,担忧);坎上愁帽(犯愁) 词组 坎德拉 【汉语拼音】Kǎndélā 【解释】[candela] 发光强度的国际制单位,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和铂凝固温度(约1773°C)下垂直于黑体的60万分之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 坎坎 【汉语拼音】kǎnkǎn 【解释】[just now] [方]∶刚才;方才 直到仔故坎坎来。——《海上花列传》 坎坎 【汉语拼音】kǎnkǎn 【解释】[clank] 〔象声词〕 砍树的声音 坎坎伐檀兮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 【解释】又 坎坎伐辐兮。 【解释】又 坎坎伐轮兮。 坎坷 【汉语拼音】kǎnkē 【解释】[rough]∶道路高低不平 【解释】[full of frustrations]∶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,比喻不得志 半世坎坷 坎儿 【汉语拼音】kǎnr 【解释】[at the crucial juncture]∶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;当口儿 你要说到坎儿上 【解释】[in straits]∶指坏运气或窘迫的处境 这次可是你的坎儿 【解释】[code word] [方]∶隐语;暗语 调坎儿(用隐语交谈) 这是他们那一行的坎儿 坎儿井 【汉语拼音】kǎnrjǐng 【解释】[Karez] 新疆利用地下水的一种灌溉工程,古时候叫“井渠”。山坡到田地里挖一连串的井,井底相通,把山上的溶雪和地下水引来灌溉 坎子 【汉语拼音】kǎnzi 【解释】[bank] 高出地面的土埂 坎 【汉语拼音】kǎn 【台湾音标】 ㄎㄢˇ 【解释】低陷不平的地方,坑穴:~井之蛙(喻知识浅陋的人)。~坷。 【解释】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:土~。田~。 【解释】八卦之一,代表水。 【解释】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,当口儿:这话可说到~儿上了。 【解释】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:今年是他的~儿。 【解释】同“槛2”。 【解释】郑码:BRO,U:574E,GBK:BFB2 【解释】笔画数:7,部首:土,笔顺编号:1213534 【相关词】bank; ridge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