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涝 〖繁体〗澇 【汉语拼音】Láo <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水,劳声。本义:水名。在陕西省。源出秦岭,北流入渭水) 同本义 [Lao river] 【解释】又名潦水。在陕西省户县、周至两县界上,源出秦岭,为关中八川之一 涝水北注甘水,而乱流入于渭。——《水经注》 【解释】汾水支流。源出山西省浮山县西北,西流至临汾市北注入汾水 『另见 lào』 涝 〖繁体〗澇 【汉语拼音】lào <动> 【解释】水淹没;雨多成灾 [inundate] 雨久成水,故其域恒涝也。——《晋书·袁甫传》 【解释】又如:涝漉(浸润其中);涝疏旱溉(指庄稼受涝应排水,受旱应灌溉);沥涝(沥水淹了庄稼);内涝(地势低洼,积水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的涝灾);涝洼地(低洼易淹的田地) 【解释】浇水,灌溉 [water] 公今早晚班春去,强劝涝田补岁饥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和钱学士喜雪》
 涝 〖繁体〗澇 【汉语拼音】lào <名> 【解释】大水;淹没田地的积水 [waterlogging;execessive rainwater in the fields]。如:排涝(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,使农作物免受涝灾);旱涝无常 【解释】奶酪 [milk] 什么叫做涝?…原来是牛奶。——清·蘧园《负曝闲谈》 『另见láo』 词组 涝地 【汉语拼音】làodì 【解释】[waterlogged lowland] 地势低下易被水淹的田地。也叫“涝洼地” 涝害 【汉语拼音】làohài 【解释】[waterlog] 因降水过多,土壤含水量过大,使作物生长受到损害的现象 涝灾 【汉语拼音】làozāi 【解释】[damage or crop failure caused by waterlogging]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灾害 涝 〖繁体〗澇 【汉语拼音】lào 【台湾音标】 ㄌㄠˋ 【解释】雨水过多,庄稼被淹,与“旱”相对:抗旱防~。~灾。 【解释】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里或低洼处的水:排~救灾。 【解释】郑码:VEWY,U:6D9D,GBK:C0D4 【解释】笔画数:10,部首:氵,笔顺编号:4411224553 【相关词】waterlogging 【相关词】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