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孺 【汉语拼音】rú <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子,需声。子,古代指小孩子,不分性别都称子。本义:小孩子,尤指幼儿) 【解释】同本义 [child] 孺,乳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孺子早寝晏起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 今人乍见孺子。——《孟子》 【解释】又如:孺童(小孩,幼童);孺弱(幼弱的孩子);孺慕(幼童爱慕父母之情);孺齿(幼儿,幼童);孺儿(幼儿);孺子欢(为使父母欢心,故意装出孩子般的神态动作);孺月(分娩后的第一个月);孺齿(幼儿) 【解释】指亲属 [blood relation] 孺,属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骨肉相亲属也。” 【解释】又如:孺泣(对父母的哀悼哭泣);孺止(敬仰) 【解释】姓
 孺 【汉语拼音】rú <形> 【解释】幼稚,年小 [young] 公将不利于孺子。——《书·金縢》。传:“稚也。” 【解释】又如:孺婴(孺褓,孺蒙。幼小);孺年(幼年,年龄幼小) 【解释】亲睦 [affectionate] 和乐且孺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 【解释】又如:孺慕 孺 【汉语拼音】rú <动> 【解释】通“乳”。生育 [bear] 孺,生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乌鹊孺。——《庄子·天运》 词组 孺人 【汉语拼音】rúrén 【解释】[an official’s mother or wife;women]∶古时称大夫的妻子,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。也用对妇人的尊称 迎接了孺人唐氏一同到任。——《喻世明言》 【解释】[wife]∶妇人 小娘叫对你说,明日老太太同孺人们下园来看花。——《梼杌闲评——明珠缘》 孺弱 【汉语拼音】rúruò 【解释】[child] 年幼的子女 使闺窗孺弱,远罹构害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孺子 【汉语拼音】rúzǐ 【解释】[child]∶小孩子 吾父王威镇江淮数年,岂可一旦称臣于孺子,贻笑于后世?——《英烈传》 今者治平之日久,天下之人骄惰脆弱,如妇人孺子不出闺门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 【解释】[concubines of the nobility]∶古代太子的妾的名目 太子有妃,有良娣,有孺子,妻妾凡三等。——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 孺子可教 【汉语拼音】rúzǐ-kějiào 【解释】[the young man is worthy to be taught] 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良殊大惊,随目之,父去里所,复还曰:“孺子可教矣!”——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 孺子牛 【汉语拼音】rúzǐniú 【解释】[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’s game]∶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【解释】[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]∶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——鲁迅诗 孺 【汉语拼音】rú 【台湾音标】 ㄖㄨˊ 【解释】小孩子,幼儿:~子。~慕(幼童对父母的爱慕,泛指深挚的敬爱或仰慕)。~子牛。妇~皆知。 【解释】郑码:YAFG,U:5B7A,GBK:C8E6 【解释】笔画数:17,部首:子,笔顺编号:52114524444132522 【相关词】child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