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嗜 【汉语拼音】shì <动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口,耆(shì)声。本义:爱好) 【解释】同本义 [have a liking for] 嗜,嗜欲,喜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屈到嗜芰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四》 性嗜酒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 余幼时即嗜学。——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【解释】又如:嗜学(非常好学);嗜癖(嗜好而入迷);嗜胆(嗜食苦胆。比喻特异的习性);嗜茗(爱好喝茶);嗜古(好古);嗜书(爱好读书);嗜杀(喜好杀戮);嗜枣(指特殊的嗜好);嗜爱(嗜欲;爱好) 【解释】贪求 [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] 吾闻国家败政,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下》 邠人偷嗜暴恶者。——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 今世之嗜取者,遇货不避。——柳宗元《蝜蝂传》 【解释】又如:嗜利(贪求私利;贪图钱财);嗜血(猛兽贪于血食,后亦用以形容人凶残成性)
![](file://cixing.bmp) 嗜 【汉语拼音】shì <名> 【解释】贪求的东西 [avaricious desires] 嗜欲无限。——《韩非子·解老》 词组 嗜好 【汉语拼音】shìhào 【解释】[addiction;hobby] 特别爱好(多用于贬义) 本人别无嗜好,只是每天都想喝上一杯 嗜痂成癖 【汉语拼音】shìjiāchéngpǐ 【解释】[be addicted to;have an addiction for stamps the like;like to lick sb.'s scabs] 嗜:爱好。痂: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。比喻爱好怪诞的事物已成为一种癖好。也说“嗜痂之癖” 语出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,以为味似鳆鱼。” 嗜酒成性 【汉语拼音】shìjiǔchéngxìng 【解释】[alcoholism;be addicted to drinking alcohol] 连续并经常过量饮用酒精饮料,沉溺于饮酒尤其是强迫性过量饮用酒精饮料 嗜欲 【汉语拼音】shìyù 【解释】[indulge oneself in;carnal desires] 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 性不饮酒,少嗜欲 嗜 【汉语拼音】shì 【台湾音标】 ㄕˋ 【解释】喜欢,爱好:~学。~酒。~好(h刼 )。~欲。~痂之癖(形容人的乖僻嗜好。亦称“嗜痂成癖”)。 【解释】郑码:JBRK,U:55DC,GBK:CAC8 【解释】笔画数:13,部首:口,笔顺编号:2511213352511 【相关词】be addicted to; indulge i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