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觿 【汉语拼音】xī <名> 【解释】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。用象骨做成。也用作佩饰 [a horn bodkin for untying knots] 愿君恒御之,行止杂燧觿。——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 【解释】又如:觿年(佩带由象骨制成解绳结饰物的年龄。指童年) 觿 【汉语拼音】xī 【台湾音标】 ㄒㄧˉ 【解释】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。用骨、玉等制成。也用作佩饰:“芄兰之支,童子佩~。” 【解释】开瓶口、匣盖的工具:“这大小两把锥子,叫作大~、小~,是开个瓶口儿、匣盖儿用的。” 【解释】郑码:RLNL,U:89FF,GBK:D384 【解释】笔画数:25,部首:角,笔顺编号:353511225232411121253425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