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鹰 【汉语拼音】yīng <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鸟。本义:鹰属的各种鸟) 同本义 [hawk]许多白天活动的隼形目(Falconiformes)隼亚目(Falcones)猛禽,是鹰科(Accipitridae)部分种类鸟的通称,一般指鹰属各种鸟 鹰翅疾如风,鹰爪利如锥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放鹰》 【解释】又如:鹰鸷(猛禽);鹰人(驯鹰的人);鹰师(训练老鹰的人);鹰架(用竹木制成、用来提取重物的支架;亦指老鹰栖立的架子);鹰拿燕雀(比喻容易攫取捕捉);鹰觑鹘望(形容眼光如鹰鹘般锐利) 【解释】比喻爪牙 [cat’s paw]。如:鹰儿爪(爪牙;帮凶);鹰犬(比喻为虎作伥供人指使行恶的爪牙) 【解释】形容勇猛,激进 [of valour;intrepid]。如:鹰胜(喻指勇士);鹰派(国际名词。好战派) 【解释】形容凶狠,贪戾 [ferocious;violent]。如:鹰视狼顾(形容窥视而欲有所攫取);鹰扬(喻大逞淫威);鹰视(飞鹰欲攫取食物时,露出凶狠的目光。比喻贪戾之人,瞻视如鹰);鹰视狼步(视物如鹰,行步如狼。形容外貌凶狠);鹰瞵鹗视(视物如鹰鹗。形容威猛凶悍,伺机猎取的样子) 【解释】威武,雄健 [powerful;mighty]。如:鹰武(威武。比喻大展雄才);鹰扬(威武,逞威,如鹰之飞扬) 词组 鹰鼻鹞眼 【汉语拼音】yīngbí-yàoyǎn 【解释】[hawk-nosed and vulture-eyed;be sinister and fierce-looking] 形容人贪婪凶狠的相貌 这个人鹰鼻鹞眼,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鹰派人物 【汉语拼音】yīngpài rénwù 【解释】[hawk] 采取好战态度(如在争论中)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。比喻立场强硬,行动直接,且好战、勇猛 鹰犬 【汉语拼音】yīngquǎn 【解释】[hired thugs like falcons and hounds;lackeys] 田猎逐猎物的鹰和犬,喻供驱使奔走的人,多指权贵豪门的爪牙 观鹰犬之势,极鎜游之荒。——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 康乃甘心鹰犬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 鹰隼 【汉语拼音】yīngsǔn 【解释】[brute people like hawks and falcons] 两种猛禽;泛指凶猛的鸟。[古]:比喻天性凶狠而令人畏惧的人或勇猛的人 鹰隼试翼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鹰洋 【汉语拼音】yīngyáng 【解释】[Mexican silver dollars] 旧时曾在我国市面上流通过的墨西哥银币,正面有凸起的鹰形 鹰 〖繁体〗鷹 【汉语拼音】yīng 【台湾音标】 ㄧㄥˉ 【解释】鸟类的一科,猛禽类,嘴钩曲,趾有钩爪,十分锐利,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,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:~犬。~隼(鹰和隼,喻凶猛或凶猛的人)。~视狼步(喻人举止凶狠)。 【解释】郑码:TGNR,U:9E70,GBK:D3A5 【解释】笔画数:18,部首:鸟,笔顺编号:413323241112135451 【相关词】a bird of Jove; eagle; hawk; king of birds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