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踦 【汉语拼音】qī 〈形〉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足,奇声。本义:一只脚) 【解释】同本义 [a foot]。如:踦校(一只脚;残缺) 【解释】脚跛,行走不便。亦指跛足的人 [lame]。如:踦跂(行走不便的样子);踦犊(行走不稳的小牛);踦牂(跛足母羊) 【解释】偏重 [lay particular stress on;one-sidedly emphasize]。如:踦重(偏重);踦颇(偏颇;片面);踦跛(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) 踦 【汉语拼音】yǐ <动> 【解释】用膝顶住 [prop knee against] 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。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 【解释】又如:踦踦(一方抵撑,一方拉引。拼博争持的样子) 【解释】倚立 [stand against something]。如:踦户(倚门);踦闾(倚门,紧挨着门) 踦 【汉语拼音】qī 【台湾音标】 ㄑㄧˉ 【解释】脚:“其狱一~腓一~屦而当死。” 【解释】跛:“其跳者~也。” 【解释】郑码:JIAJ,U:8E26,GBK:DB70 【解释】笔画数:15,部首:足,笔顺编号:25121211341251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