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棹 〖繁体〗櫂 【汉语拼音】zhào <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木,卓声。本义:长的船桨) 【解释】同本义 [long oar] 桂棹兮兰枻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 【解释】又如:棹竿(竹竿制作的船桨) 【解释】泛指船桨 [oar] 短棹沿洄野兴浓。——陆游《泛舟》 【解释】又如:短棹(短把的船桨) 【解释】指船 [boat] 发战棹东下。——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 春歌弄明月,归棹落花前。——徐彦伯《采莲曲》 【解释】又如:棹夫(船夫);棹郎(船夫);棹楫(船桨);棹影(船影)
 棹 【汉语拼音】zhào <动> 【解释】划[船] [row (a boat)] 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——晋·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 【解释】又如:棹船(划船);棹力(船桨划水之力);棹舟(划船);棹卒(操棹行船的兵士) 棹 【汉语拼音】zhào 【台湾音标】 ㄓㄠˋ 【解释】划船的一种工具,形状和桨差不多。 【解释】划船:“或命巾车,或~孤舟”。 【解释】船:~夫(船家)。归~。 【解释】郑码:FIKE,U:68F9,GBK:E8FE 【解释】笔画数:12,部首:木,笔顺编号:123421251112 棹 【汉语拼音】zhuō 【台湾音标】 ㄓㄨㄛˉ 【解释】同“桌”。 【解释】郑码:FIKE,U:68F9,GBK:E8FE 【解释】笔画数:12,部首:木,笔顺编号:12342125111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