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燹 【汉语拼音】xiǎn <名〉 【解释】野火 [wild fire;prairie fire] 燹,野火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【解释】又如:兵燹(因战争所遭受的焚烧破坏) 【解释】后专指兵火、战火 [flames of war] 先圣旧宅,近日亦遭兵燹之厄,可叹也夫!——宋·庄季裕《鸡肋篇》 历世既久,悉毁于兵燹;间有遗编,多为世俗秘而藏之。——宋·张存《重刊 埤雅序》 久闻离乱今始见,烟火高低变烽燹。——明·高启《次韵杨孟戴早春见寄》
![](file://cixing.bmp) 燹 【汉语拼音】xiǎn <动> 【解释】焚烧 [burn] 及闻蕙棺被燹,顿违共穴之情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燹 【汉语拼音】xiǎn 【台湾音标】 ㄒㄧㄢˇ 【解释】野火。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:兵~。烽~。 【解释】郑码:GQGU,U:71F9,GBK:ECDE 【解释】笔画数:18,部首:火,笔顺编号:13533341353334433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