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摽 【汉语拼音】biāo <动> 【解释】挥之使去 [dismiss with a hand gesture]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。——《孟子》 【解释】抛弃 [get rid of;abandon] 已盟,曹子摽剑而去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十三年》 『另见biào』 摽 【汉语拼音】biào <动> 【解释】捶胸;击 [strike] 摽,击也。从手,票声。字亦作抛。——《说文》 寤辟有摽。——《诗·柏舟》 长木之斃,无不摽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 【解释】又如:摽辟(捶胸) 【解释】落下 [fall] 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 【解释】又如:摽落(落下);摽梅(梅子成熟而落下,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) 【解释】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[lock in arms]。如: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【解释】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[fasten tightly to sth.]。如: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。引申为结合。如:大伙摽成了一股劲;他们老摽在一起 『另见biāo』 词组 摽劲儿 【汉语拼音】biàojìnr 【解释】[silently lay oneself out] 双方因赌气或竞赛等憋着劲比着[干] 大伙儿摽着劲儿干 摽 【汉语拼音】biào 【台湾音标】 ㄅㄧㄠˋ 【解释】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:椅子腿活动了,用铁丝~住。 【解释】比着:~着劲干。 【解释】用胳膊紧紧地钩住:他俩~着胳膊走。 【解释】亲近,依附(多含贬义):他们~在一块儿。 【解释】落:~梅。 【解释】打,击:“长木之毙,无不~也”。 【解释】捶胸的样子:“静言思之,寤辟有~”。 【解释】郑码:DFBK,U:647D,GBK:93BF 【解释】笔画数:14,部首:扌,笔顺编号:12112522111234 摽 【汉语拼音】biāo 【台湾音标】 ㄅㄧㄠˉ 【解释】挥之使动:“曹子~剑而去之”。 【解释】高扬:“~然若秋云之远”。 【解释】古同“标”,标榜。 【解释】郑码:DFBK,U:647D,GBK:93BF 【解释】笔画数:14,部首:扌,笔顺编号:1211252211123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