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厌 〖繁体〗厭 【汉语拼音】yā <动> 【解释】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[press] 厌,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此义今人字作压,乃古今字之殊。” 地震陇西,厌四百余家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 如墙厌之。——《荀子·彊国》 厌目而视者,视一以为两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 【解释】又如:厌覆(车翻人压) 【解释】泛指压制;抑制 [restrain] 东厌诸侯之权,西远羌胡之难。——《汉书·翼奉传》。——师古曰:“厌,抑也。” 故贤人立朝,折冲厌难,胜于亡形。——《汉书·辛庆忌传》。师古曰:“厌,抑也。” 【解释】又如:厌抑(压制) 【解释】以迷信的方法,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,或致灾祸于人 [pray for suppressing or driving away] 秦始皇帝常曰:“东南有天子气”,于是因东游以厌之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纪》 【解释】又如:厌法(厌胜法。是一种用咒符来制服对手的巫术) 【解释】堵塞 [block up] 厌其源,开其渎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。注:“厌,塞也。” 『另见yàn』 厌 〖繁体〗厭 【汉语拼音】yàn <动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厂(hǎn),猒(yàn)声。厂,象山崖石穴形。《说文》:“厌,笮也。”意思是“压”。由“犬、肉、甘”三部分合起来,会意,表示“吃饱”、“满足”。本义:吃饱) 【解释】饱,满足。后作“餍” [be satisfied] 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——《论语》 不厌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 秦之欲无厌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 求之者无厌。——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 【解释】又如:厌极(满足穷尽);厌饫(吃饱;吃腻;满足);厌塞(满足);厌伪(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);厌恋(以此为满足而眷恋);厌副(满足);厌足(满足) 【解释】憎恶;嫌弃 [loathe;abhor;detest] 人常厌事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惟厌事也。 犹厌言兵。——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 无厌其为迂。——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 这儿我住厌了。——曹禺《雷雨》 【解释】又如:厌世(现世;出丑露乖);厌厌地(无精打采地;微弱的样子);厌物(骂人话,指讨人厌的东西);厌钝(讨厌,扫兴);厌色(厌烦、不满的脸色);厌苦(厌烦以为苦事) 『另见 yā』 词组 厌薄 【汉语拼音】yànbó 【解释】[look down upon] 厌恶,鄙视 厌薄名利 厌烦 【汉语拼音】yànfán 【解释】[be bored with;be sick of;be fed up with] 厌恶;腻烦 他厌烦她耍小聪明 厌恨 【汉语拼音】yànhèn 【解释】[detest and hate bitterly] 讨厌、憎恨 他厌恨那种势利小人 厌倦 【汉语拼音】yànjuàn 【解释】[detest and reject]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,不愿继续做 他读小说从不厌倦 对空虚、无聊和颓废感到厌倦 厌腻 【汉语拼音】yànnì 【解释】[detest;abhor] 厌恶、腻烦 他逐渐对这种生活厌腻了 厌气 【汉语拼音】yànqì 【解释】[anaerobic] [方]∶厌烦;令人生厌 我待打杀那后娘孩子,我自家男生哩?厌气杀人!没的人是傻子么!——《醒世姻缘传》 厌弃 【汉语拼音】yànqì 【解释】[detest and reject]∶厌恶嫌弃 【解释】[distaste for]∶讨厌或腻味 个人对他的职业的厌弃 厌世 【汉语拼音】yànshì 【解释】[be pessimistic;be world-weary] 悲观消极,厌弃人世 千岁厌世,去而上仙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 情高不恋俗,厌世乐寻仙。——鲍照《白云篇》 厌恶 【汉语拼音】yànwù 【解释】[detest;abhor;abominate;be disgusted] 讨厌,憎恶 看到这样的食物不可能不厌恶 厌 〖繁体〗厭 【汉语拼音】yàn 【台湾音标】 ㄧㄢˋ 【解释】嫌恶,憎恶:~恶(w?)。讨~。~倦。喜新~旧。不~其详。学而不~。 【解释】满足:贪得无~。 【解释】郑码:GGGS,U:538C,GBK:D1E1 【解释】笔画数:6,部首:厂,笔顺编号:131344 【相关词】be disgusted with; be satisfied; be tired of; detest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