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词 | 疣 |
释义 | 疣 〖繁体〗肬 【汉语拼音】yóu <名> 【解释】皮肤病名 [wart] 肬,赘也。从肉,尤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肬,肿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今学曾未如肬赘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。注:“结肉。” 【解释】病原体是一种病毒,症状是皮肤上出现跟正常的皮肤颜色相同的或黄褐色的突起,表面干燥而粗糙,不疼不痒,多长在面部、头部或手背等处。如:疣子(疣。皮肤上长的肉瘤);疣疮(疣子) 【解释】用同“尤”。怨恨,归咎;过失 [hate;fault] 三皇之时,食肉衣皮,巢居穴处,以崇质朴,岂复须章黼之冠,曲裘之饰哉。然其人称有德,而孰疣之。——汉·牟融《理惑论》 词组 疣赘 【汉语拼音】yóuzhuì 【解释】[wart] 赘疣。皮肤上生的瘊子。比喻多余的、无用的东西 疣 【汉语拼音】yóu 【台湾音标】 ㄧㄡˊ 【解释】一种皮肤病,病原体是一种病毒,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,不痛也不痒(俗称“瘊子”)。 【解释】郑码:TGR,U:75A3,GBK:F0E0 【解释】笔画数:9,部首:疒,笔顺编号:413411354 【相关词】verruca; wart |
随便看 |
ZHTV汉语词典收录35679条汉语词语解释词条,以字带词,兼具字典、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