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婆 【汉语拼音】pó 【解释】——婆娑 <联绵词> 【解释】(形声。从女,波声。本义:舞貌) 【解释】舞 [dancing] 婆娑,舞也。——《尔雅》 【解释】盘旋;停留 [spiraling] 婆娑虖术艺之场,休息虖篇籍之囿。——《汉书》 【解释】分散;扶疏 [disperse] 风鸿洞而不绝兮,优娆娆以婆娑。——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 【解释】舒展 [limber up] 醉时眠石上,肢体自婆娑。——唐·姚合《游河阳河岸》
![](file://cixing.bmp) 婆 【汉语拼音】pó 〈名〉 【解释】年老的妇人 [old woman]。如:苦口婆心;婆老(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);婆儿(年老的妇人);婆儿气(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) 【解释】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[woman in a certain occupation]。如:接生婆;媒婆;婆官(女巫);婆塞(和尚);产婆 【解释】已婚妇女,妻 [wife]。如:婆姨;婆娘(女人。含贬意);老婆;家主婆;婆子(妻,老婆);婆老(老婆子和老头子) 【解释】丈夫的母亲 [mother-in-law]。如:公婆;婆婆 【解释】祖母 [grandmother]。如:太婆;外婆;伯婆;婆婆(方言。奶奶) 【解释】母 [mother] 阿婆不嫁女,那得孙儿抱?——《乐府诗集·佚名·折杨柳枝歌》 【解释】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[old man] 婆,男亦称婆。——《正字通》 词组 婆家 【汉语拼音】pójia 【解释】[husband’s family] 已婚女子称丈夫的家(区别于“娘家”)。也说“婆婆家” 婆罗门 【汉语拼音】póluómén 【解释】[Brahman] 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种姓或僧侣的一员,其主要职务是诵经、传经(吠陀经)并主持宗教各种仪式。亦称“婆罗门教徒” 婆娘 【汉语拼音】póniáng 【解释】[young married woman] 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 婆婆 【汉语拼音】pópo 【解释】[husband's mother]∶丈夫的母亲 【解释】[grandmother] [方]∶祖母;外祖母 【解释】[leader]∶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婆婆妈妈 【汉语拼音】pópo-māmā 【解释】[womanishly fussy;sentimental]∶形容人动作缓慢,言语啰嗦 【解释】[have the weak feeling]∶形容感情脆弱 婆婆嘴 【汉语拼音】pópozuǐ 【解释】[gossipy] 喻指好议论而又言语罗嗦的人 我认为自己是婆婆嘴,见了什么不对的事都要说上两句 婆娑 【汉语拼音】pósuō 【解释】[wirl,dance]∶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。毛传:“婆娑,舞也。” 【解释】[have luxuriant foliage;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]∶枝叶纷披的样子 婆媳 【汉语拼音】pó-xí 【解释】[one’s wife and mother] 婆婆(丈夫的母亲)和儿媳妇 婆媳俩 婆心 【汉语拼音】póxīn 【解释】[kindness] 慈悲善良的心地 苦口婆心 婆姨 【汉语拼音】póyí 【解释】[方] 【解释】[young married women]∶泛指妇女 【解释】[wife]∶妻子 婆子 【汉语拼音】pózi 【解释】[baggage]∶卑微或邪恶的女人 一个声名狼藉的老婆子,卖草裙和干瘪人头的 【解释】[wife]∶妻子 【解释】[old female servant]∶年纪较大的女佣人 粗使婆子 婆 【汉语拼音】pó 【台湾音标】 ㄆㄛˊ 【解释】年老的妇女:老太~。苦口~心。 【解释】丈夫的母亲:公~。~媳。~家。~~。 【解释】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:姑~。姨~。外~。 【解释】方言,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,亦称妻子:~娘。~姨。 【解释】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:媒~。收生~。 【解释】郑码:VXZM,U:5A46,GBK:C6C5 【解释】笔画数:11,部首:女,笔顺编号:44153254531 【相关词】mother-in -law; old woman 【相关词】公
|